教学创新团队“观摩课”——“对分课堂”讲活道理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2-11-25 点击数:
(通讯员:董婷)马克思主义思政课创新课堂第四场开讲!11月22日第3-4节课,我院王东丽老师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法,师生合作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学校督导叶汉英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及16位思政课教师现场观摩学习。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何以向世界传达自信的中国力量与话语力量?”王老师在商英班的课堂设问引题,课堂上,王老师引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古语”,引经据典给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深深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提炼“公、平、民、合”四字,帮助同学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深植于传统,又如何吸纳世界有益成果,厚植文化自信;王老师精讲中国道路背后的中国道理,在学生研学材料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思考领悟中国巨大发展变化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底色;王老师深讲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唇齿相依的关系,研读二十大报告中“为民造福”的关键词句,引导同学联系自身经历谈体会,理解民生国家建设之路,深刻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为民的力量;最后引导同学善用中西方现代化道路比较的角度,从国内视野延展至国际视野,引导同学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本次课王东丽老师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师精讲-学生独学-小组讨论-分享交流-教师总结等教学环节,课堂整体逻辑连贯清晰,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一个个对分环节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讲故事、谈感受,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与真实性。
课后,督导叶汉英教授向现场听课的教师点评了王东丽老师的本次授课,充分肯定王东丽老师的创新课堂很好地实现了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