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讲思政课】刘前信校长作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专场报告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0-12-03 点击数:
(通讯员:田胜)11月27日晚6点,学术楼1号报告厅,校长刘前信以《全面辩证长远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为题,为计算机学院200余名学子作“形势与政策”专场报告。
刘校长从什么是经济谈起,指出经济发展既是国家长期的发展布局,同时又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在校大学生作为“十四五规划”的践行者,今后主要从事的工作都与经济息息相关。
刘校长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虽然受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仍然向好。他指出,疫情期间经济运行不具有历史可比性,一季度经济负增长是为疫情防控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疫情没有冲击我国经济基本盘,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二季度经济增长重新回正展现出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二是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六保”针对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精准发力,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先住民生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务实基础。三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化危为机的底气所在。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庞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这是我国经济能有效应对疫情冲击、长期向好的底气所在。
刘校长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充分认识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暂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危机中孕育着新机,只要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培育壮大经济新增长点、增长极,中国经济的巨轮必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最后,刘校长希望每位学生能坚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在校期间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