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4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4-04-23 点击数:
(通讯员:王东丽)2024年4月18日下午,“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伟出席指导本次会议,“形势与政策”全体授课教师参加会议。

讲好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要重视教学选题的时效性和教学形式的生动性,也要结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发展和学生实际,基于上述思考,经学院教学会议讨论通过,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重点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两个专题,本次集体备课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备课会上,张如洁老师谈到面对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等宏大叙事缺乏代入感和责任感的问题,指出应细化三维目标,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跨越,以实现宏大叙事和个人成长的链接。要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跨越,应坚持在理论辨析中提升能力,可采取正本清源、纵向阐述、横向对比等说理方法;要实现从能力到素质的跨越,应直面“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破而后立,帮助学生认清政治陷阱,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自豪。

郝倩莲老师结合热点案例,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意义、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分享。重点针对“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自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念与共同体思想”“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欧洲大陆多国林立”两个关键问题,层层展开分析,突出问题意识。选取典型案例《“三月三”,你为什么如此欢乐?》,一案到底讲好民族融合的好故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

在交流环节中,参会教师集思广益、思维碰撞,对本专题教学展示进行充分研讨。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将以“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为契机,紧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进一步充实课堂内容,突出武软特色,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