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课堂”淬炼真功夫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通讯员:夏文婷 郭晓雯)根据《2025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方案》,3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综合楼三楼专家工作室举办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现场决赛。经过初赛筛选,十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比赛采用“无PPT、纯板书”的国赛要求,在青年教师中展开了一场回归黑板粉笔“传统课堂”、聚焦核心素养的思政课教学比武。参赛教师现场听题并立即开始8分钟授课,仅凭板书完成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与价值引导的闭环,极大挑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综合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

决赛现场:多手段激活思政课堂
以案例促论证。从武汉长江大桥百年筑梦史到义乌小商品市场蝶变,从新能源汽车销量跃升到香港修例风波解析,老师们以丰富案例构建起跨越历史纵深、链接社会热点的教学素材库,使宏大叙事具象为可触摸的身边事。
以逻辑强说理。杨启帆老师以新能源汽车为棱镜折射能源战略五维体系,石紫薇老师借义乌小商品市场“风云变化”重构双循环逻辑链,李俊老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释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展现理论逻辑在思政课中的创新表达。
以中国故事树自信。罗珺老师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历程深度互联;彭丹丹老师创新“班级选举→国家治理”讲授思路,通过微观民主实践透视反腐斗争宏观战略。安心仪老师以中美百年工农数据对比切入,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坐标轴,张悦老师通过中美民主对比图展现民主效能。
以文化符号凝特色。张如洁老师以长江大桥贯穿梦想精神,彭丹丹老师以竹的君子之风刻清廉文化符号,韩莹老师深挖西柏坡“党领导人民军队”红色密码,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

专家点评:精准指导锤炼教学真功
华中师范大学李芳教授、武汉大学陈慧女教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胡良琼教授、湖北大学刘彦波教授、湖北大学徐信华教授受邀担任决赛评委。专家团队对老师们的赛场表现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参赛教师整体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从容,彰显出系统的教学认知架构与专业化执教风范,学情把握精准,深度契合“00后”认知规律,充分达成知识传递、能力塑造与价值引领的立体化教学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李芳教授提出“8分钟教学闭环”:通过学情调研捕捉学生真问题,巧用精准案例开展答疑解惑,最后以实践性作业检验目标达成,实现知行合一。武汉大学陈慧女教授从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获奖经验出发,点评细致入微,特别指出选取案例要有张力,并通过深挖细节启发学生思考。湖北大学刘彦波教授针对老师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强调“概念阐释要如手术刀般精准”,重难点内容要进一步讲透讲活。湖北大学徐信华教授从讲授内容的详略处理上给出科学建议,并提醒教师巧妙地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具体问题,增强针对性。武汉软件职业学院胡良琼教授带队比赛经验丰富,她从板书优化、教态大方、衣着要求、普通话等多个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强调细节的精致化呈现是决胜关键。

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可成院长做活动总结,他特别感谢专家组牺牲周末休息时间莅临指导,将宝贵经验与授课智慧倾囊相授,并对参赛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以冠军意识投入竞赛。接下来,学院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建立“专家指导-竞赛淬炼-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着力培育更多既能站稳讲台、又能引领改革的思政课教学先锋队,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