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族学生 暖心立德树人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师张小枝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2-12-22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更好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增强和完善同育人机制,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张小枝带着学校领导的嘱托,走访慰问来自计算机学院5名新疆维族学生,并与学生开展深入交流。远离家乡,新疆籍维族学生在校内的饮食、风俗习惯、语言沟通、气候适应等情况都时刻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牵挂。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在校园、课堂、寝室加强交流,与教师结对子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2022年9月3日,刚跟新疆籍学生见面时,张小枝就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大家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都可以找她。之后,她经常到各个院系和宿舍走访,了解新疆维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时常鼓励他们,“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不会亏待每一个奋斗的人,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收获”。对于上课打游戏、不好好上课的同学,她会严加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予以劝导。马院教师与新疆维吾尔族学生“结对子”,是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和生活诉求,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促进民族团结的现实需要。通过此项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心,让学生真切地沐浴到党的关怀和武软老师的真情实意。她说:“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灯塔,尤其在培育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更要通过爱心教育和典型示范,引导全校教师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怀着一颗大爱之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她关爱维族学生的事迹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供了生动经验。

近年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之以恒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做实做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结对帮扶作为马院精准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指导。下一步,马院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党建引领凝聚全校育人合力,培育德技双修时代新人,为民族地区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马院开展“结对子”活动,就是让师生深情厚谊得以进一步升华,让鄂疆情谊永续。


【学生的心里话】

1.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国家、学校和老师对我的的关心和帮助。

2.感谢张老师把爱和大礼包送给我们,让我们感觉在武软求学很温暖。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到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还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热心的老师,我们定将不负学校和家庭的期盼,以奋斗的姿态逐梦青春,掌握真本领,建设美丽家乡,建设伟大祖国。

3.“她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大姐姐。她对我们新疆孩子的关爱,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来说,感到非常暖心。”

4.“我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曾经很极端。有一次张老师和我聊了很久,她说应该辩证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应该多看事物阳光积极的一面。”听后我茅塞顿开。从张老师的课堂上我也学习到我们这么多新疆孩子能来到这里上学,享受如此美好的生活,确实离不开党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惠民好政策。

5.“她对每一个新疆学生都是这么循循善诱,平凡中透着智慧,句句让我刻骨铭心”。


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430205 邮箱:whvcse@whvcse.edu.cn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鄂ICP备11010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