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电子工程学院、商学院、汽车学院联合开展“三师同研 协同共育”研讨活动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0-12-31 点击数:
(通讯员:夏文婷)12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国香带领思政课教师与电子工程学院、商学院、汽车学院联合开展“三师同研 协同共育”研讨活动。研讨会由马院副院长肖国香主持,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志娟、电子学院教务科长刘新灵、团委书记吕璟、各学院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交流。

研讨活动现场
研讨会围绕三大问题展开交流探讨: 如何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与各学院学情及专业相配合的思政教学模式?如何充分发挥“主渠道”与“主阵地”合力育人的作用,打造思政特色活动?各学院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叶志娟、靳娟利、刘珍、刘新灵、卢高洁、吕璟、彭波、高火月、周佳恵等9位老师作了专题发言。“‘00后’学生考虑问题多从自身出发,个人意识强,集体意识较淡漠,建议多组织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学生一方面追求独立思考,一方面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情绪调节、抗压能力等方面较弱,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入大学适应性教育等学生现实生活方面内容。”“将学生管理和思政课教学协同起来,一起策划实践活动,辅导员负责实践组织,思政教师负责内容引导和活动评价。”“思政教师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辅导员贴近学生,可考虑辅导员同上思政课。”“学生对时事政治、行业发展以及个人层面的恋爱观、维权知识等内容更感兴趣,可通过这些内容切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专业自身崛起的发展史、行业领军者的抱负、专业教师现身说法特别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职业认知和专业认同感。”
马院副院长肖国香在最后感谢各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的大力支持。此次研讨无疑让思政课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各学院思政课教学的学情,助力找准思政课教学“三教”改革的“小切口”,也为“三师协同育人”提供了对策思路。希望通过学生管理和思政课教学相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真正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商学院叶志娟副书记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国香主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