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战“疫”有我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抗击疫情先进事迹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0-05-07 点击数:
(通讯员:叶玉姝)庚子鼠年,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了华夏大地。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马院教职工临危不惧、力克难关,始终坚持冲在战“疫”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冲在“疫”线的领头雁
她是党员、是副院长,也是下沉社区的居民服务员、政策宣传员、民意调查员。疫情发生后,由于学院主要领导患病,副院长肖国香临危受命,一肩扛起学院管理重任。由于防疫需要,她要独自一人值守一个处在高风险地带的老旧社区,该社区没有物业管理,许多防疫工作都只能靠她一人完成。白天下沉社区,晚上统筹安排学院教学、党建、教职工下沉等多项工作。为了保证学院各项事务正常有序运转,她经常工作到深夜,即使旧疾复发,仍然带头坚持工作、坚守岗位。

尽最大努力帮助更多人
黄宏老师,已经50多岁了,身患老慢支二十余年,近几年逐渐发展成为慢阻肺,考虑到身体原因组织批准他不用再下沉社区,但他仍然坚持下沉,还主动承担起不太“吃香”的社区消杀工作,每天背着三十多斤重的消杀设备、累计徒步十几公里在小区里四处消杀。除此之外,夜间值守、送菜扛米、帮助孤寡老人去银行取钱……什么都抢着做,得到社区党员干部群众一致好评与钦佩。同时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对学院患病老师给予热心关爱,多次帮助患病老师到医院开药并送往隔离点。

小圆小圆,社区居民的暖心“服务员”
小圆小圆,这是袁芳逸老师对自己的笑称,因为尚在哺乳期,体型还没有完全恢复。她是两个年幼孩子的妈妈,还处在哺乳期的她,原本可以不下沉社区,但她还是毅然加入了抗疫队伍。在社区,她主要负责门岗值守、日常巡查、社区团购群线上通知及线下物资分发、小区居民生活用品和药品的代买、社区布置的大排查等工作。她多次充当“苦力”,有一次,她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卸了1000斤泥蒿、390斤鱼。因为表现特别突出,社区为她撰写感谢信、颁发荣誉证书,业委会特意赠送锦旗,为她点赞,她是社区居民眼中最暖心的“服务员”。

抗击疫情路上,人人都是党员
孔武杰老师,50多岁了,虽不是党员,疫情期间仍然坚持每天到社区服务。收集信息、开展排查、为居民买药购物、慰问安抚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哪里有需要,孔老师就出现在哪里。下沉社区的两个多月,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风雨无阻,既赢得了社区的肯定和赞扬,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支持。

逆行守护,巾帼力量呵护万家灯火
程伟老师,她所在的社区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出现十几例确诊和几十例疑似病例,所住楼栋就有确诊病例。封控期间无法出楼栋,她就主动向社区申请开展网上服务,督促所在网格居民上报体温、发布社区疫情通报等。楼栋封控解除后,她第一时间向社区请战,积极参与社区物质配送、小区门岗值守、挨家挨户测量体温等工作,与人民群众一起群防群控,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战“疫”队伍中的多面手
张小枝老师,战“疫”队伍中的多面手,宣讲政策、拉网排查、检测体温、值守巡逻、代购物资、分发配送,样样能行。她的抗疫日志被《战疫情党旗红共产党员下沉一线》一文转载,先进事迹被《湖北大学党员下沉社区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报道。面对疫情,提及是否害怕,她坦言:“有时看着熟悉的邻居被120救护车接走,心里其实特别害怕,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在取得战疫最后胜利之前,我一定会坚守到底。”

为控疫情,宁舍小家顾大家
吕明霞老师,为了能安心下沉社区,把年仅两岁多的孩子寄送到父母家,一边心系社区疫情防控,一边心系隔离户,一边心系家中年幼的女儿。下沉初期,电话摸底,做到小区情况全掌握;下沉中期,入户排查,为居民统一解决生活困难;下沉后期,协助社区门岗值守,保证复工复产居民有序进出。每天坚持到社区工作,关键时刻冲在前、做在前,巾帼不让须眉,受到社区一致好评与赞赏。

党员就是旗帜,组织就是堡垒。马克思主义学院下沉社区教职工们用实际行动让广大群众相信,有了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身影,疫情终将散去,明媚的春天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