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交流|武软客厅首场学术沙龙 聚焦思政改革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19-11-22 点击数:
(通讯员:叶玉姝)2019年11月18日下午,由我院承办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课堂推进会暨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诊断会”拉开了武软客厅系列学术沙龙序幕。湖北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何泽云,省内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我校党委书记马蜂,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前信,副校长王路群、万国邦、孙美华,各学院党总支书记,教务处、学工处、团委负责人及思政课教师代表相聚武软客厅,共同探讨思政改革创新与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课堂推进会暨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诊断会
马蜂书记致辞。他对到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诊断会的召开正逢其时,目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承,更要注重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价值的引领。同时,我校也致力于将武软客厅打造成学术高地、文化走廊和交流平台,欢迎专家学者多多来校交流。

马蜂书记致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良琼教授从政治建设、教研室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能力建设、六个方面汇报了我校马院的建设与改革,电子工程学院黄剑锋副教授介绍了该学院“1+9+X”的“大思政”建设模式和“三个融入”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人文学院宋晶晶老师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良琼教授发言

电子工程学院黄剑锋副教授发言

人文学院宋晶晶老师发言
各位专家对我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给予赞扬,对学校思政教学和课程思政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围绕高职马院建设、构建大思政格局、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俭教授提出,开展课程思政应分类施策,高职院校应同样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舒先林教授强调大思政格局的构建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完善运行机制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秋梅教授强调平台搭建、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喻平教授分享该校课程思政经验。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国平教授就如何建设既实用又有特色的思政课课程资源提出建议。
省教育厅职成处何泽云处长讲话。他谈到,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发展,守正是必须的,创新是必要的,改革是必然的,发展是必定的,思政课有质量了就必然有吸引力。接着,他指出“五个思政”要同向同心,协同发力。他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就是做好四项工作,即把不确定的搞确定,把不笃定的搞笃定,把不淡定的搞淡定,把不稳定的搞稳定。

省教育厅职成处何泽云处长讲话
刘前信校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非常感谢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用实际行动回应现实问题,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既守正又创新,大力推进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

刘前信校长作总结发言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进一步加强了我院与同行院校、兄弟院校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真正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